农大食科学院院长从反食品添加剂联盟

发布时间:2025/2/16 11:56:56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250111/e5uzdb6.html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进良通讯员刘涛

对话人物:李斌,年生,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食科学院院长、湖北省食品胶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产业创新基地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和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霍英东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担任CarbohydratePolymers等14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对话背景:近日,一个所谓“首届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在北京开会,论坛上发出“没有添加就没有伤害,让我们一起携手加入‘反添联盟’”等观点,引起广泛质疑。

对话时间:年5月28日

食品添加剂吃亏在名字上

记:近段时间,一个所谓“反食品添加剂联盟”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您对此事怎么看?

李: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有所谓“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出现,作为一个从业者,有必要跟公众科普食品添加剂知识。

食品添加剂使用历史悠久,范围广泛,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人们恐怕就少了很多舌尖上的享受。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我们已很难找到没有食品添加剂的包装食品。也就是说,反对食品添加剂等于反对所有这些我们食用的产品,显然这是十分不科学的。我们应该科学地看待食品添加剂,而不是一味的恐惧、拒绝。

记:既然是这么一个不科学的事,该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该也能意识到,他们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李:不可否认,有些人存在朴素的天然思想,认为凡是人造的、后天的,就肯定不如先天的;也有些人他明知道这样说是错误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他们只有这样说老百姓才容易相信。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他们的动机就值得怀疑了。

看过一本西方现代营养学方面的书,说相对于年前,公众想获得正确的营养学知识更难了——信息浩如烟淼,再夹杂各种商业利益,让公众犹如雾里看花。

记:现实情况是,不少市民确实对食品添加剂有点反感。

李:长期以来,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误区和谣言太多了,它背了太多的黑锅。我觉得食品添加剂确实挺“倒霉”的,首当其冲就是名字没有起好,容易给人带来误解。一听说食品添加剂,好像就是除了食品,还添加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如果叫成食品辅料或者配料的话,可能争议就没有这多了。

再者,个别不法分子缺少良知,闹出了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多数都是超标准超范围恶性添加造成的,也给老百姓留下了不良印象。

脱离剂量谈效果那是耍流氓

记:不过,现在市场上绿色、无添加食品卖得好,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李:食物容易变质,是由于其中的水分和微生物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在古代要么是晒干,要么用盐腌,而现代则发明了食品添加剂。

一些简单性食品像蔬菜瓜果,饼干豆奶粉之类的,要么是形式上比较简单,要么是工艺上能达到的,都可以做到无添加。假如鲜牛奶,凌晨挤了之后清晨送到你家里,从国家标准来说,就是不能添加任何东西;比如蜂蜜,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加的,否则就不叫蜂蜜了。

但是市场上的一些所谓绿色、无添加食品,很多是在炒概念,误导消费者。

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吗?

李:食品添加剂除了有防腐、着色、增香的用途外,很多对人体是有益的。例如,有些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有些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有的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添加剂,馒头可能就无法发酵;没有防腐剂,食品保质期就会极短。所以食品行业有一个共识,正是食品添加剂促成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大发展。

只要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剂量,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脱离剂量标准来说食品添加剂会带来哪些后果,那就是耍流氓了。比如说,你觉得泰国香米好吃,如果让你每天晚上吃上三大碗,连续吃一段时间人也受不了,你能说大米是有害的吗?但是它本质上会造成有害。个别不法商人在利益的驱动下,枉顾法律,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败坏了食品添加剂的名声。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有益无害的,它使食品更丰富、更安全,滥用食品添加剂导致出现安全事故是人的错,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错。

记:我们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多少?

李:目前我国规定的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多个品种,包括抗结剂、消泡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护色剂、甜味剂、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香料、膨松剂、着色剂等。

要分清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

记:举个常见的例子,说说食品添加剂的优点?

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食用油,如果不加食品添加剂,是纯毛油的话,第一油烟大,再者保质时间短。加上抗氧化剂BHT,就基本上不用担心吃到“哈败”的油质——这种物质对人体十分有害。鲜牛奶也一样,它随时可以变质,但我们能感觉到的,只是深度的变质。浅层的变质我们可能感觉不到,但不代表它没有变质,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有明显的后果。

所以,没有食品添加剂的控制,食品安全会更加危险。

记:可能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有一部分是源自于三聚氰胺。

李:这是我想特别强调的,大家要分清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非法添加物大概有以下几个特征: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品种名单……

比如前些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不法商人往牛奶里添加了三聚氰胺,而三聚氰胺从法律角度来讲是非法添加物,跟食品添加剂没有一点关系。但是老百姓不懂,认为就是食品添加剂导致的。像我们较长接触的苏丹红、吊白块、蛋白精、三聚氰胺、罂粟壳等,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记:还有部分人青睐进口食品,是我们的相关标准低吗?

李:我觉得这是民族不自信,文化不自信,社会诚信体系不自信的一种表现。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国家的食安标准,比全球很多国家都要要严格的多。现在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要降低食品安全的实际风险,也要降低社会公众感知上的风险。

在学校推广食育教育很有必要

记:通过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

李:“反食品添加剂联盟”能堂而皇之的大行其道,一方面说明参与者缺乏科学认知或动机不纯,另一方面也说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道远。很多知识,对于业内人士而言是常识,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一定了解,甚至还会认为又是“砖家”在瞎扯。

记:记得您曾说过一句话,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至今还误解这么深,说明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得不够。您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去科普?

李:做科普挺难的。我们通常对科研很重视,而对科普的重视程度就弱了不少。提高食品安全认知是一场持久战,食育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一直在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好少年。而对于食育,则是羞于提起。很多时候受传统观念影响,像“君子远离庖厨”,觉得吃这个东西难登大雅之堂,忽略了它对社会的重要意义。我觉得完全可以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要像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一样,重视食育教育。

对于食育教育这个事,我们的邻国日本就做得好多了,他们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有意识的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穿插着教育什么是正确的饮食观,什么样的饮食对你更重要,一生当中对饮食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这一点十分重要。

再者,建议一些诸如院士之类的大家,应该抽出大量时间搞科普,因为他们自带流量,有“明星效应”,他们讲话公众会非常相信,他们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到一千人、一万人,甚至是一千万人都有可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yxcl/16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