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为加快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海洋大学的建设,于年6月整合原信息学院、理学院和海洋与气象学院相关学科专业而成立的。学院下设海洋技术系、电子工程系、物理与光电科学系、自动化系、通信工程系和实验中心等基础教学单位,拥有广东省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慧海洋传感网及其装备平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大学生科技团队14个,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55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院士受聘我校“双聘院士”,指导我院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学科发展。
视频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招生宣传片
●●●教学资源
学院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教授、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8人,博导、硕导12人,海洋遥感学科“双聘院士”1人,拔尖人才、讲座教授5人,广东省“扬帆计划学者”、学校“南海青年学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等多人。他们中有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得者。
一、海洋技术系(16人)
二、电子工程系(17人)
三、物理与光电学科系(29人)
四、自动化系(22人)
五、通信工程系(15人)
六、实验教学中心(14人
学院历来重视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学院成立以来,各级各类项目总经费超过万元。其中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及其它科研项目36项、“创新强校”和“冲一流”省财政专项资金1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75项、软件版权等90项;发表SCI论文55篇、EI论文16篇、CSCD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76篇以上;学生在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表现优异,学生科技创新成为学院新品牌,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在全国和广东省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屡获奖,其中国家级奖项余人次,省级奖项余人次。学生就业质量和层次较高,连续几年就业率高于学校及广东省平均水平,优秀毕业生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当前,学院正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广东省强海战略和学校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战略发展理念,秉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稳步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实力,为把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设成为海洋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院专业概况
0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01
专业介绍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前身是年设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年依据国家新专业代号开始招生,本专业具有鲜明智慧海洋特色,是广东省特色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年获批农业工程与信息化技术硕士点,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是广东海洋大学第一个认证受理专业,国家一流专业校培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历程
02
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校企合作育人、科教协同育人等模式下,将项目式教学、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纳入了实践教学计划,充分利用专业基础条件、专业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发动教师积极投入精力参与指导全省和全国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本专业打造了多个高质量团队,包括电子创新团队、图灵智能创新团队、海嵌团队、数智团队等校级创新创业团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在多项比赛中获奖,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互联网+等,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4项,承担大学生科创项目18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2项,申请专利(软著)15项。
03
核心课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培养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信息论与编码、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综合实习、微机原理与单片机课程实习、嵌入式系统课程实习、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实习、科研项目训练、电子系统创新设计综合实习等。
02
海洋技术专业
01
专业介绍
海洋技术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拥有海洋技术硕士点和博士点,是我院唯一一个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完整学位授予体系的专业。
海洋技术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海洋遥感探测技术及数据处理、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具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信息探测与处理及空间信息分析处理方面的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02
人才培养
通过校园的学习,系统地掌握海洋遥感、海洋声学、海洋调查和监测的技术方法与手段,具有使用、维护和简单维修海洋仪器设备的能力,能归纳、整理、分析海洋调查数据;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可视化程序开发等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海洋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实习实践:其中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习、海洋声学综合实习、海洋调查综合实习、海洋遥感综合实训、海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地理信息系统实习。
03
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海洋学、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海洋遥感原理与技术、声学测量技术、水声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智能仪器、海洋设备使用与维护、海洋浮标技术等。
03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01
专业介绍
(1)光电技术方向光电子技术科学是光电信息产业的支柱与基础,涉及光电子学、光学、计算机技术等前沿学科,其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光电信息产业。而电子技术科学光电子技术专业方向正是由光学、激光、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方向。主要学习光电探测、光通信、光存储、光显示、光处理等相关科学与技术。
(2)传感技术方向固体电子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我国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之一。主要学习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子材料与固体电子元器件、电路组件与系统、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等。涉及到固体电子学的理论,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与控制等。
02
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理论,掌握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光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和传感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能力,能在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现代传感技术、激光技术、光纤通信等教学、科研和相关企业从事产品研发、教学、技术、工艺与设备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03
核心课程
应用光学、量子力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光纤通信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器件,光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应用技术、光电检测与光电传感器,现代光学实验、电子电路课程实验、嵌入式系统、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等。
0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01
专业介绍
本专业从第三学年起分为电力系统及工厂供电和防雷工程两个方向,学生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本人意愿,选择专业方向。
02
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具有电气工程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行业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开发、运行与设备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03
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电气控制及PLC、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工厂供电等。
05
自动化专业
01
专业介绍
我国的自动化专业最早源于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首批设立的专业之一“工业企业电气化”,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第一次正式称其为“自动化”。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需要,年国家教育部与国际“通才”教育接轨,进一步合并专业,将属于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与属于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专业正式合并,再加上“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部分)、“电气技术”专业(部分)与“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部分),组成新的(强制执行的)属于电气信息类的“自动化”专业。
02
人才培养
培养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等较宽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03
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虚拟仪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学、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及PLC、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
06
通信工程专业
01
专业介绍
通信工程专业面向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工程公司、通信服务行业和其它需要通信技术人才的企事业单位、信息产业部门,围绕各行业对通信工程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移动通信、光通信、微波通信、计算机通信、海上通信等现代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用能力,能在通信领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系统设计、工程施工、产品开发、网络运营等工作,或从事其他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关工作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通信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指导思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海洋通信”专业特色。
02
人才培养
通信工程专业组建“卓越班”培养团队,“卓越班”采取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校外导师由相关企业的工程师组成,课程设置采用“2+1+N”模式。“2”是指企业导师开设2门实践环节课程,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项目平台经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1”指校内导师开设1门学术研究类课程,为学生营造学术环境,打开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空间,为学生多元化发展开辟有效途径。“N”指举办N场讲座,包括企业导师专业讲座和专家学术讲座,每学期讲座次数不少于1次。
03
核心课程
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交换原理、通信软件基础、计算机网络通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海洋通信、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
大概了解了这些,
相信你对科学和创新也会有一定的兴趣,
不如来了解一下海大电院的科创团队吧。
●●●科创团队
01
图灵智能创新团队
团队概况:图灵智能创新团队是一支研究当今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秉承"用创新点缀人生,让智能融入生活"的发展理念、“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团队精神,立足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前端后台三大领域研究和开发。团队拥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合理的人员配置和多项专利技术,已在学科专业竞赛中,取得多项省赛和国家级奖励和优异成绩。
02
海嵌团队
团队概况:海嵌团队成立于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几代人的奉献与创造让我们拥有了雄厚的技术积累。目前,团队有过许多的项目开发经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网箱养殖水下观测机器人系统、无人机智能升降与巡航系统、养殖废料打捞船。目前实验室主要研究与发展的方向有:深度学习、SLAM地图构建、网页开发、安卓开发、机械臂开发、水下机器人开发、机器人导航。
03
创启智能团队
团队概况:创启智能团队成立于年,团队日常办公地点在科技楼B。团队成员主要由大一到大三学生组成。团队多年的人脉与技术指导,使团队深得多年嵌入式开发的技术传承。目前我们团队以智能硬件开发为主。多次参加省级比赛斩获众多科技创新大赛奖项。
招生计划
年电信学院专业招生计划
学院风采
潘新祥校长一行到我院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观指导
电信学院学生辩论赛
模拟电子技术试验课程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
电气专业学生到湛江供电局实习
电信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论坛暨成果汇报会
卫星海洋遥感地面站室外接收设备
物理实验课
电信院电子设计大赛
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bztd/1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