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新媒体赋能传统媒体吗新传荐读

发布时间:2021-10-28 12:48:33   点击数: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导读:传统媒体人有责任、有条件为互联网的内容品质提升出一把力。

年2月14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中,一篇长达字的文稿,主播海霞12分钟的播出字正腔圆、一气呵成,停顿、语气与节奏丝毫不差,见证了专业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当日《新闻联播》还未结束,网友就将这条视频推上了热搜。其实,《新闻联播》主播因急稿、长稿的准确、流畅播报已多次上热搜:年11月3日,主播康辉连续20多分钟口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长稿,准确、稳定、自然;年2月12日,主播李梓萌播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 研究加强防控工作》急稿,8分钟的口播没有卡壳,没有错误,平稳、顺畅。多次、快速冲上热搜,可见网友对央视主播专业水平、专业能力的认可,对专业人员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认同。其实我在想,当我们盛赞这种“专业性表现”的时候,传统媒体人可否再多做一点,多进一步,将这种“专业主义”带给互联网、新媒体,并影响、提升互联网的内容品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处理好四对关系,第一对关系即是“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但是,说起两者的关系,大多都是新媒体技术赋能传统媒体、新媒体拓宽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新媒体丰富传统媒体的内容表达等,鲜少见到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影响与改变;说到两者的融合,大多要求的也是传统媒体如何向新媒体融合,鲜少提及新媒体是否可以从传统媒体汲取营养、获得滋养?两者的关系目前看来几乎是一边倒的状况,传统媒体在失去阵地的同时,也在逐渐失去自我。是传统媒体真的一无是处、无从可学,还是媒体人在面对新媒体时没有了自信和坚持,没有了内容定力,追随着新媒体的节奏,追逐着互联网的热点和流量,自我放弃了呢?在传统媒体准备以商业化、娱乐化来吸引用户眼球时,用户却表示,只有专业能力、专业品质和专业精神才会被他们推上热搜。当下的互联网上,文字的粗制滥造、低俗庸俗、洗稿速成让人们无限怀念精雕细琢的“磨稿”;虚假新闻、不实信息、后真相的内容传播让人们担忧是不是再也找不回“深度调查”了;碎片化的内容、视频和各种表情符号更让人们恐惧还能不能思考、能不能深度阅读。互联网今日之现状当然并非传统媒体衰落所造成,也并非传统媒体一己之力能改变,但是,作为曾经拥有专业内容品控和专业素养精神的传统媒体及传统媒体人有责任、有条件也应该有担当地把这些传递给互联网并传承下去,或多或少能改变点什么。近期我在做一个“传统媒体人转型新媒体后生存现状”的课题,与曾经的传统媒体人交流时,他们都有类似的感慨和焦虑,即传统媒体人能否为新媒体做点什么。有新闻报道,-年短短5年时间,报纸从业人员足足减少了10万余名。姑且不论这一数字是否准确,也不论这些人是否都进入了新媒体,倘若有那么一些人进入了新媒体,且从事新闻报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工作,那么是否可以倡导他们先行动起来,从改变小环境、局部环境做起呢?不进入新媒体同样也能大有可为。《康辉咬文嚼字》就是这样一个集个人影响力、专业学识、国学文化与Vlog形态于一体的融合产品,用Vlog的形式每次讲述一两个汉字,探古寻源,拆字解意,让用户在康辉的娓娓道来中感受汉字的魅力。这样的内容和栏目看似是名主持人的“降维打击”,但从网络反馈和传播效果看,用户的点赞和评论说明了一切。期待更多的传统媒体人“降维”制作这类新媒体产品,基于新媒体的规律和方式展开运营,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则未来可期矣。(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编辑:刘润泽

END扫码加入新传学苑交流群每个人的新传学苑有趣有用有收获

首届中国广告青年论坛征稿启事

哪些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有所增加或撤销?教育部最新公布来了

新传热门

免费领取!新传四大刊被引最高的篇论文

新传盘点

回复关键词“”获取本新闻传播学相关外文原著回复领取14篇“计算传播学”外文论文。回复领取价值99元的新传论文写作课。回复领取新传四大刊引用量最高的篇论文。回复领取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撰写策略与技巧。回复领取个免费PPT模板。回复免费认证原价的DMT证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yxcl/13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