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晨雨,独立语文人,“成长作文”教育首倡者,侯老师讲作文工作室创办人,知名作文教育专家。第八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特邀名师,作文授课比赛全国一等奖,邢台学院“国培计划”特聘副教授,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理事、研究员,邢台市作协会员。发表文章余篇,指导学生作文发表(获奖)多篇,多次获全国、省市各种作文比赛优秀指导教师,《语文报》《语文周报》《少年文艺》《满分阅读》《青少年日记》等多家报刊特约编辑、特约撰稿人,主编、参编图书31部,出版写作教育专著《侯晨雨写作教育探索20讲》(简行本)。
33年前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开始订阅报刊。我是农家孩子,又生在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里,乡民们多数都是以农耕为生,没有什么文化,更不读书看报,因此,我的那个小乡村,简直是文化荒漠的中心地带。幸有父亲在外面的城市上班,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从四年级开始,不知我自己还是父母为我订阅的,记得最早订阅的一报一刊是《中国少年报》和《小学生作文》,它在有限的课本内容之外,为我这样的乡村孩子打开了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大窗口,让我获得了非常多的、非常惊喜的收获和发现,有个细节至今我还记得,当时,从少年报上知道了第一个获得世界跳高冠军的我国运动员朱建华,深深为他的努力拼搏精神所折服。像这样的事,我所在的那个小乡村的小学校的见识并不多的老师,是不知道的,也不会讲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的。
20年前参加工作后,我就坚持长年订阅各种报刊,那时候,尽管我在的学校闭塞落后,尽管信息不像现在这样传播快速及时,但是,因为有了这些报刊杂志,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信息,或者时新文章作品,才能及时了解,来自全国各地老师的教育新思考、新实践,才能及时被获知和学习,阅读报刊,和读书一起,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使得我在长期没有名师指导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不断学习,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仍然在该成长的教育岁月中得到了提升。所以,我感到,经常读书看报,对一个人,尤其青少年成长作用巨大。今天,各种网络、手机媒体日益发达,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它仍然不能代替图书报刊的阅读,读书看报,依然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营养源。参加工作后,我常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nrsj/1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