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CuO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包括催化和气体传感器的研究领域。更高级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催化剂、电化学、电致变色器件等,可能是氧化铜纳米结构材料的研究领域。此外,纳米结构的高纯度氧化铜可用于多种应用以去除无机污染物,并可用作制造纳米器件的潜在组件。专门设计用于生物技术和医学抗菌应用的纳米颗粒需求量很大,年的市场价值为亿美元。
数百年来,铜被广泛用作一种有效的杀菌剂。当暴露于高浓度的铜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会被杀死。高纯度氧化铜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抗菌纺织品制备材料,具有与文献报道相同的杀菌效果,在棉织物中也有非常有效的效果。最近的发展还报道了用于生物医学应用的纺织品中的高纯度氧化铜纳米粒子的抗菌特性。浸渍在棉或涤纶织物中的氧化铜对各种微生物和病毒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的风险低是使用高纯度氧化铜纳米粒子的优势。
“由于纳米结构材料的表面积与体积比高,因此具有很高的抗菌效果,并且文献报道了其细胞毒性对粒径的依赖性。还观察到氧化铜纳米粒子具有高水平细胞毒性高于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二氧化钛和氧化锌)。
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相比,其良好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引起了人们对氧化铜(II)纳米结构材料开发的兴趣。相信其结构在室温下比抗氧化剂铜(I)更有效且更稳定。
据介绍,目前制备纳米CuO颗粒的合成方法有很多,各有优缺点,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热分解法、微波辐射法、酒精加热法、加热法等。声化学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使用两种不同前体合成和表征氧化铜(II)纳米粒子的方法。选择共沉淀合成方法是因为其简单、反应速率低、成本低。
在两种反应条件下,使用氢氧化钠(NaOH)在碱性介质中生成氧化铜纳米颗粒。前体是硫酸铜(CuSO4.5H2O)和氯化铜(CuCl2.2H2O)。合成在50℃和75℃的温度下进行,金属盐浓度为0.1M和0.2M。制备后,以硫酸铜为前体制备的铜(II)纳米颗粒显示出更好的结果(更小的微晶尺寸)。共沉淀法被认为适用于获得纳米结构材料,其优点是简单、快速、便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bzzk/1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