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产管理制度之原辅包入库流程1——原辅包是个啥?
在上篇文章中,晓闲向各位朋友简单地介绍了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中的产品出入库流程,今天还是老规矩,继续围绕生产管理制度这个大主题来谈,只是要换成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原辅包入库流程。
在晓闲看来,原辅包入库流程比产品出入库流程的重要性更高,一方面是晓闲的主观看法,毕竟我离这个地方更近,另一方面是原辅包入库是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中更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很多问题可能都是从原辅包入库中跑出来的,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是从这个环节跑出来。
下面请看正文部分,晓闲来说一说原辅包入库流程这个子主题。
一、生产流程
1.生产管理制度
B.管理流程
e.原辅包入库流程
原辅包入库流程是什么?
要说清楚原辅包入库流程,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原辅包的概念。
实际上,原辅包不是一个词,而是由3个字构成的,分别是:原料、辅料和包装。简而言之,那就是:原辅包是原材料、辅料以及包装材料的统称。
问题来了,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放入原材料、辅料以及包装材料中呢?
原材料、辅料和包装材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内涵也较为多样,且不同企业对他们的定义也会有差异。
为了说清楚何谓原材料、辅料和包装材料,这里晓闲从多个层面上对他们的概念给予解释。
原料和辅料
狭义上看,原材料和辅料都是在生产产品过程中要投入到设备中用于生产的,且这些物料要参与到产品的生产中,并是构成产品的一些物料。
原材料与辅料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不,原材料与辅料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原材料是构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基本物料;而辅料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生产的物料。
从物料消耗层面上看,原材料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消耗的主要物料;而辅料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消耗的次要物料。
当然,我们对产品生产所用物料区分主次,并不是为了说原材料就比辅料重要。对于产品生产而言,缺少原材料或者辅料都是不行的。
为了说明方便,这里晓闲举点例子进行解释。
比如:对于我们所熟悉的笔记本电脑,其中会使用到主板、硬盘、内存、CPU、显示屏、外壳、电源等等物料,那么,笔记本电脑生产的原材料以及辅料都是啥呢?
晓闲直接给出答案,主板、硬盘、内存条、CPU、显示屏、外壳、电源等等都是电脑生产的原材料。
那么,它的辅料是什么呢?
它的辅料包括很多:大量的螺丝、各种贴纸、屏保贴膜、各种垫片,等等。
看了这个例子,你对原材料与辅料的差异有没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以我们化学上所熟悉的合成水的反应为例。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化合而成的,反应简图见下图。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人类目前很少采用这种方法制取水,因为人类有更好的水获取工艺路线。一般都是通过对海水或者自来水等进一步纯化而制备,不过那些制水工艺路线较为复杂,这里不做展开论述,因此,晓闲这里就用了水的合成反应来说了。
水的合成反应比较简单,就是需要氢气和氧气。
那么,其中的原材料和辅料是什么呢?
其中氢气和氧气都是原材料,而这里并没有辅料。
上面两个案例说明了原材料和辅料的差异点。
该如何从宏观上理解原材料和辅料?
对于很多化工企业而言,在生产工艺中要想获得需要的产品,往往需要投入催化剂,比如镍、铂类的;而在食品行业或者制药行业,要得到某些产品,往往要投入生物酶,这里生物酶也是一种催化剂。
如果我们回顾初中高中的化学知识,就会想起来——催化剂是一种不会进入到产品中的物料,其主要作用在于加快反应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从理论上来说,在一个反应的前后,催化剂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当然,现实中的催化剂并不能满足可以被无限使用,到一定时间后,催化剂会钝化(可能是由于物料中的杂质的影响,或者是因为催化剂寿命到期),此时需要重新投入催化剂。
那么,问题来了——催化剂是什么样的物料?
严格意义上来说,催化剂是一种助剂。
助剂是指辅助产品生产而使用的物料。但从广义的角度看,助剂是可以被纳入到辅料的范畴的,因此,这里,我们就要产生一个宏观的理解概念了。
广义上说,辅料是帮助产品生产的物料,这里并不区分这个物料是否会成为产品中的一部分。
另外,我们还会有一个疑问——如果企业将自己生产的某个产品或者从外面买的某种产品,用于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这个产品可以被归入原材料的范畴吗?
答案是可以的。
广义上说,只要是可以用于产品生产的物料都可以列入原材料的范畴,不管这个物料是不是企业自己生产的,与企业自己的产品有无本质的差异。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去理解企业的物料呢?
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可以作为另外一些产品的原料使用,我们是否应当同时称呼这个产品为原料呢?
企业产品生产所用的除了原材料以外的用于辅助产品生产的物料,我们这里是否应当区分辅料和助剂两个类别呢?
对于上述2个问题,晓闲的答案如下:
关于什么是原材料,晓闲认为我们应当用狭义的概念去理解它,换句话说,企业自己生产的或者外购的且与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相当的产品,不应当列入原材料的范畴。
而对于辅料,晓闲认为我们应当采用广义的概念去理解它,即辅料是产品生产过程中除了原材料外的其他一切必需物料,换句话说:催化剂等助剂可以直接归类到辅料中。
包装材料
什么是包装材料?
从术语上说:包装材料是一类装载物料的材料。
包装材料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没有固定形状的物料的一种定型容器和承载容器;作为物料的一种保护材料;作为物料的一种规则化摆放工具并便于产品运输;发挥密封作用;此外,其还能产生的作用是提高商品的美观度以及产品的辨识度。
没有固定形状的物料:包括液体类物料、粉末、颗粒、块状类等性状的物料,比如牛奶、食用油、葵瓜子、面粉、白糖等。
包装材料的保护作用包括:防止货物被污染,防止产品受潮、发霉,遮挡阳光,防止货物遭受其他物料的撞击的损伤以及货物落地时的损伤,等等。
包装材料的种类非常多,为了全方位论述包装材料,这里晓闲要进行较为详细的表述。
包装材料的分类形式和标准很多,比如包装材料的材料、包装结构、包装性能等等分类方式。
这里,晓闲从功能用途的角度介绍包装材料。
包装容器:
在包装材料中,最主要的包装形式是包装容器。
包装容器是一类对产品进行包装及装载的材料,便于产品呈现某种具体的形状。
包装容器会对产品的外形产生最大的影响力。
包装容器是我们平时接触的多数商品的最直接的包装形式,它对于产品的装载、产品的展示、产品保护等具备最核心的价值,其中,装载功能是一个包装容器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一般的,对于包装容器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内包装容器和外包装容器两大类。
其中,内包装容器主要是用于承载产品的,它与产品直接接触,其核心作用是发挥包装材料的承载功能,比如:瓶装水外面的那个瓶子,食用油外面的那个桶,酸奶的那个纸盒。
内包装的类型很多,有密封式的,也有非密封式的。
密封式的有纸质的、塑料的、金属的等几种形式;而非密封的有金属的、纸质的、木箱的、塑料的等等几种形式。
而外包装容器是用于承载装有产品的内包装,主要作用包括实现产品数量标准化、产品形状标准化,方便搬运和运输,以及对产品发挥保护作用,等等几种作用。
比较常见的外包装容器包括:纸箱包装、木箱包装、金属包装等几种类型,我们日常见得最多的还是纸箱包装这种形式。
比如:箱装的套装式的牛奶。
运输包装
除了包装容器之外,我们见得比较多的一类包装材料是运输包装。
运输包装是指:一类用于辅助物料搬运的包装材料,用于提升物料搬运效率的工具,其主要发挥着承载货物重量的功能。
通常而言,运输包装主要是指托盘这一类包装材料,而木箱同样可以起到帮助搬运的作用。究竟木箱何时作为运输包装,何时作为包装容器其中的界限较为模糊,我们需要根据实际的用途来确认。
托盘种类比较多,包括:木质托盘、塑料托盘和金属托盘,其中,木质托盘又可以分为实木托盘以及胶合板托盘这2大主要类型。
不同的托盘的应用场景和性能有较大差异。
比如:对于化工企业而言,一般胶合板这种托盘是一种不太受欢迎的托盘,应用普及性较弱,而实木托盘的应用比较多;而对于制药行业的企业而言,木制托盘往往是需要避免的,而比较受欢迎的托盘形式是塑料托盘;而对于某些物流企业而言,胶合板这种托盘反而较受欢迎,值得应用。
你知道为什么这些企业选择不同的托盘类型吗?
辅助包装材料
除了上述2类包装材料之后,剩下一类包装材料,晓闲称之为辅助包装材料。
实际上,辅助包装材料是整个包装材料大类中最为复杂,品种最多样的包装材料。
辅助包装材料是一大类辅助包装容器和运输包装材料这2大类包装材料发挥其功效的材料类型。
辅助包装材料主要包括:标签类包装材料、密封类包装材料、固定用包装材料、防护类包装材料等几大类型。
其中,标签类包装材料主要用于在货物以及货物包装中,用于体现产品信息,比如张贴于内包装容器外表面,张贴于外包装容器外表面,以及张贴于托盘表面等。
密封类包装材料是一类用于对产品或者产品包装进行密封的材料,比如密封胶、胶带等,其在纸箱上的应用最为广泛。我们所见到的快递盒上的胶带,以及信封和快递袋上的那层胶都可以归属于密封类包装材料的范畴。
固定用包装材料是一类用于将产品或者产品包装进行固定或者加固的包装材料,其典型应用是:将一个托盘中的4个钢桶用绳子绑在一起,其作用是避免每桶钢桶移动或者晃动而导致一些风险或者危险的出现或明显增加。
比较典型的固定用包装材料是绳子类。当然用胶带也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最后一大类是防护类包装材料。
这类包装材料主要是用于保护货物以及其包装材料,避免类似于坠地、撞击、尖刺等外部或者内部的物理性攻击对商品或者其包装产生的物理性损伤(比如:导致货物内包装破裂、变形,外包装破裂或破损,等等),以及由于化学性品质干扰而导致出现的品质衰败等现象。
对于前者,比较常见的防护类包装材料包括:缠绕膜(还可以作为一种固定用包装材料)、气泡膜、泡沫、棉花或者棉絮类,等等,它们通常是一类比较柔软的材料。
而对于后者,比较常见的防护类包装材料包括:干燥剂和抗氧化剂,等等。
这一类物料通常会被放在内包装里面或者内包装与外包装之间使用。严格上说,从物理空间以及物料类型管理的严格程度看,干燥剂、抗氧化剂等物料类型应当被严格管理,但从其功能划分看,晓闲认为应当将其放入辅助类包装材料这个类型中。
干燥剂主要用在一些含水量比较低的食品中,通俗一点理解,就是用于那些我们吃起来觉得比较干的食品,比如面粉、燕麦等。而那些比较湿的食品,比如水果,往往不会使用干燥剂。
通常而言,以干燥剂为首的这些包装材料,由于其需要接触产品,比如,在瓶装糖果中,一般都会添加干燥剂,而干燥剂通常会放入内包装)(此处所说内包装包括糖果包的那层纸中。
此时,干燥剂的性能以及安全性就成了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考量的一个方面了。由于这类包装材料离产品的物理距离如此之近,因此,需要以一种较高的标准来评估这一类包装材料,而不会将其与缠绕膜放在一个层面上进行管理。
这里,晓闲用一个结构图概括一下企业所用到的常见的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与原料和辅料有什么差异?
原材料以及辅料都不包含包装材料,当我们在思考原材料和辅料这2个概念时,应当在潜意识中忘掉包装材料这个概念,认为它们是不同的东西。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产生一个关于包装的疑问——为什么包装材料没有被放入原材料或者辅料中。
很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使用某种材料进行包装。
例子很多,比如酸奶、矿泉水、奶粉、面粉、袋装的辣条等等。
这些包装类的产品,如果不带包装,那么,这个产品就不能称之为产品,比如矿泉水,如果不用饮料瓶装起来,这个产品压根没办法生产好,我们也没办法买。
因此,我们应该认为:包装材料是一个带包装的产品能够成为产品的关键环节,那么,按理说我们应当将包装材料放入原材料或者辅料中的,为什么晓闲说不要这样做。
原因如下:
虽然包装材料是产品最终成型的关键,但是它不是构成产品的必然部分。
对于一个产品而言,原材料和辅料是其能够从其他物料转变过来的关键,没有原材料和辅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企业或者工厂将无法获得这个产品。
比如: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如果没有主板,企业没办法生产出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脑;
比如:我们所吃的大米,如果大米加工厂没有稻谷这种原料,它也没办法生产出我们所喜爱的大米。
而对于一个产品而言,包装材料很重要,但从产品的内在属性而言,包装材料并不重要,其不过是一个产品的一种辅助物料而已。
比如:对于ml瓶装水而言,瓶装水外面的塑料瓶确实是我们买一瓶瓶装水的必要容器,没有这个容器,我们确实不能买到这样一个商品。
但问题是:ml瓶装水这样一个产品规格仅仅是一个产品规格,实际上,我们可以采用1L的塑料瓶来装纯净水,也可以用5L的方形瓶装纯净水;而对于自来水这种形式的产品而言,我们发现水是没有包装的。
比如化工企业、食品企业所生产的很多产品都会使用固定容量的包装,但同样一个产品,也会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存在对应的固定包装,比如散装货物。
由此可见:包装材料的重要性是不如原材料和辅料的。
晓闲在说什么呢?
晓闲想说的是:原材料和辅料是产品生产所必须的物料,其必然形成某种产品;而包装材料却并不是产品所必须的物料,其并不必然形成某个产品,虽然包装材料很重要。
以上内容为关于我们对原辅包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晓闲将会带着大家看一看企业的原辅包的入库流程到底是怎样的,以及其中的要点都有哪些。对原辅包入库流程感兴趣的朋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yxcl/1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