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群文阅读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如何提升阅读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思维能力是本文探讨的焦点。本文以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阐释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群文阅读和分层教学的途径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英语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群文阅读
一、引言
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学生的学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着力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年版)》(教育部,;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效果、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举措。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教育部,)。
阅读课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长期以来,英语阅读教学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如文本信息碎片化、活动思维层次偏低、文本结构割裂、教学模式僵化、紧跟考试题型的功利化等问题(张献臣,),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英语阅读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延伸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笔者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报刊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由单文本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阅读教学。根据Krashen()提出的窄式阅读理论,学习者先集中阅读某一位喜爱的作家的作品或者大量阅读其感兴趣的某一主题的文章,然后再逐渐扩大阅读范围,能够加快语言习得的进程(廉红英、钱小芳,)。同一主题、同一作者、同一题材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高度集中的成组文章往往能让读者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获得感,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闵健,)。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如何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纲,以探究主题意义为线,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学用能力,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设计
1.以语篇为单位,深入解读文本
《课标》指出,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习者主要是在真实且相对完整的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语言学习应以语篇为单位进行(教育部,)。文本解读是落实活动观、实现学科育人的逻辑起点(王蔷,)。实施教学前,教师应精心选择文本、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核心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活动,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确保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2.以主题为线索,有机整合文本
活动观强调对意义的探究,教师要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和碎片化教学方式,把主题意义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梅德明、王蔷,)。实施群文阅读教学,重点在于选择主题相似、层次递进、具有逻辑关联的材料。教学主题应当是具有拓展性与研究性的课题,或是能引发师生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nrsj/1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