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包下全城报纸宣告ldquo未破产

发布时间:2021-12-31 14:01:41   点击数:

四川地产“一哥”蓝光发展,最近被传出将被融创中国收购。

但4月22日公司很快辟谣,并表示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但世道轮回,蓝光似乎又到了“辟谣周期”。

海纳财经还记得,年蓝光发展曾经包下了全成都的报纸头版,以“我们没有破产”为主题进行辟谣。

(年蓝光包头版的报纸版面截图)

彼时,汶川地震刚过,成都高层遭甩卖,更要命的是金融危机也来了。蓝光开始大规模裁员,经营陷入危机。成都街头也张贴了蓝光“骨折价”售卖新盘的广告。

这一切被坊间归纳为两个字“破产”。但随着这一则辟谣声明,以及多方联合施救,蓝光熬过危机。

此后多年,顺风顺水,从西南做到华东,从高层做到别墅,从百亿做到千亿,但在发展中秉承“快”字诀的蓝光,在年后再次遭遇危机。

传谣与辟谣,13年一轮回

4月22日,蓝光发展盘中直线拉升并触及涨停,随后股价震荡回落,成交量明显放大,收盘报4.21元,涨幅为3.69%。

异动关键,并非蓝光发布了靓丽的财务数据,或是企业有新举措,而是地产界的并购“一哥”融创中国,被传闻敲响了蓝光的大门。

融创中国爱“收购”已是不争事实,几日前还宣布与彰泰集团订立合作框架协议,接手彰泰所属目标公司%权益,交易对价约99.1亿元。

这一次,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蓝光发展不能再等待数日后以包下全城报纸头版方式辟谣,而是迅速回应说:

严重夸大、不实。

并顺带表明了今日蓝光再非昔日蓝光:

公司经营正常,销售持续向好,一季度销售回款创历史新高,整体经营稳健。

不过,与辟谣同步的,是今年以来,是蓝光出售物业公司回收资金“自救”、关停上海总部、大规模裁员等负面消息。

对此,蓝光发展表示,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转型,专注于主业地产开发,其他的都要做减法。

但“减法”该怎么做,除了卖了嘉宝与迪康,其他并未多言。反而坊间的各种传闻。

其中一条传闻说:

有些区域领导担心做不长,楼下的停车费都按月缴纳。

负债率高企,孙哥在敲门?

这一系列传闻和负面消息背后,是蓝光整体的下滑的业绩和债务的长期高筑。

年,蓝光发展出现自年(即上市次年)以来的首次业绩下滑——全年虽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增长9.6%,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1.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下降4.5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7%。

与之相对,和年,蓝光的净利增速还分别达到了62.91%和55.53%。

而蓝光发展的年一季报显示,尽管当期蓝光发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0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31%,但扣非归母后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7.31%。

与之相伴,其经营性现金流在年也流出了61.27亿元。连实际控制人杨铿也在卖公司股票——他在此前将1.78亿股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卖给了蓝光集团,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87%。完成转让后,老杨的直接持股比例仅有5.58%。

流出的都是白花花的钱,背上扛着的是沉甸甸的债务。根据央行和住建部发布的限制开发商融资的三道红线,其中包括了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年末蓝光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2.04%,一道硬杠杠的红线。

尽管在全国房企之中,蓝光的负债率不算极值,但也算是监管层对其提了一个大醒:

要借钱,先还债。

资本市场也看出了端倪。蓝光发展股价由年7月7日最高价6.29元/股暴跌下滑至年2月10日最低价3.97元/股,在卖掉两家公司后,其股价稍被市场认可,截至4月22日,收盘价4.21元/股,但相比于此前的最高价,其股价暴跌近40%,市值“蒸发”超60亿元。

在这个时候,杨铿门外隐约传出敲门声。

有人传言说,门外是孙哥,要进来一起庆祝五一劳动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bzbb/13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