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需要有人创新?”
大家好!
欢迎收看《张文号外》,本次视频的话题是:中国太需要有人创新!
其实,我在昨天的微博中已经编发,但有的地方说得还不够清楚,所以,再次补充解释一下。
我想说,如果没有制造业,就不会有商城,不会有淘宝、阿里、京东......如果有一天,这些网络商城里的品类下降了,也不能说明创新能力不够好,或者中国没有人创新。
咱们真的缺创新的人才么?
当然不是,创新人才代代出、辈辈出,但十有八九会栽跟头,原因是,动力不足。
我在最近一年时间了,提的频率最高的词是“道德败坏”,当然是打了引号的。所谓道,就是指行业、职业、赛道。所谓德,当然是品德。
举例吧,有很多人赚到一笔钱,不是乱跑乱跳就是乱投,小到老百姓,大到一些大富翁,甚至他们在退休后,还不安心休养、游山玩水、颐养天年,竟然今天这里捣乱,明天那里捣乱。
这种捣乱,当然也是打了引号的。就是说他们把钱投入了本不属于自己深耕细作的领域,造成了新的浪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对于创新的要素,还是理解不够。
创新本身,它是一个接力赛,它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那种游戏。很多发明创造,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需要一代一代去接力完成。
以前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的情况是,把鸡蛋放在太多篮子里也是一种损失,造成创新的动力不足。
仔细回忆下,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别的不说,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什么人发明的,是穷苦布衣么,当然不是......所以,我希望新一代的绅士们,能够肩负起民族发展的重任,自觉把鸡蛋投在合适的篮子里,把才华用在创新上,而不是追求更多的利润。
因为吸血吸惯了,就感知不到造血的人活着是多么的艰辛。
下面简单说说中国的四大发明背景:
造纸:
是谁在不断地改进造纸术呢,是加工制造竹书、帛书的工人,还是每天读很多书读得腰酸背痛的人?
反正不读书的人,一定没有动力去想、去做这件事;赚差价的中间商就更不可能做这件事了。当然,我们都知道是蔡伦改进的,但蔡伦可不是平头老百姓哦。
火药:
据资料显示,最早的火药来自于道士炼丹术所用的配方,用今天的行业名称来说,是追求养生的一帮人发明的,他们要么是医生,要么是日子过得不错的富贵人。
追求养生,会是那些在田间与炕头来往的老农所思所想的事情么?不会。养生太高雅。
指南针:
无论指南针还是指北针,都是用来指方向的。最早能把磁石的吸铁性与方向进行联系,并应于与实践的人,一定是四处游玩、需要方向感的人,他或许是逍遥游客、探险者,也或许是采集奇石,寻觅收藏、开疆拓土的人。如果是穷苦老百姓,他去哪儿游玩能迷路呢?没钱跑不远。
活字印刷术:
很显然,是给那些读书、博功名的阶层发明的。
为何发明创造不会出自平民百姓?
要素一、个人兴趣与事业需要紧密相关。
要素二、若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便不会有闲情逸致考虑改进一项技术。(至于那些喜欢赚差价的中间商,就更不可能投入研发了!)
要素三、若没有新贵阶级的消费需求,绝不会有人前仆后继、坚持创新。
用一句话总结,兴趣与事业、经济能力、新贵阶层,对于任何一项发明创造来说,都是缺一不可的。
其他发明创造,就不一一例举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nrsj/1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