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名叫庞文立,今年74岁,退休前是洛阳市一家国企的干部,毕业于郑州大学,喜爱历史文化,《大河报》“厚重河南”板块是他最喜爱的板块之一
□记者段伟朵文见习记者芦夏摄影
“你们的发行员人可好,好多年都没有换过,她叫任永霞,我记得可清楚”采访间隙,老人专门提起了本报的发行员“这么多年了,几乎没有迟到过,总是在早上八九点送报上门,有时候碰见了,就聊两句,跟老朋友一样”
http://news.cang.com2014/7/24 11:53:22大河报 浏览0次加入收藏
昨日,记者赶到了这位读者家中,旧电扇嗡嗡地响着,老式钟表滴答滴答,时光显得越发安静,一只狗一只猫听话地卧在地板上,老人坐在窗前,认真而悠闲地读着报纸以往很多年,他就是这样大河报房产网,看着报纸,过着生活
【亮点】 1998年至今的订报发票全部珍藏
【故事】已与发行员做了15年朋友
最早的一张发票是1998年的,上面一份《大河报》的定价为“132元”,盖章是“《大河报》订阅收款专用章”,最新的一张发票是2013年的,一份《大河报》的定价为“198元”,盖章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公司发票专用章”
0
河南老人珍藏16年订报发票:报纸堆半间屋
据任永霞介绍,她1999年到《大河报》当起发行员,庞师傅家的报几乎全是他送的“老人家很好,遇见了打个招呼,拉拉家常,就跟老朋友一样”
庞先生手里不仅藏有十数年的报纸、剪报,1998年至今,每一年的订报发票他也全部“珍藏”着,从中可以看到《大河报》十数年的发展
【现场】报纸堆满半间屋珍藏16年不舍得卖
在庞先生的“藏报房”,大河报广告部地址一张床上满当当堆着报纸,像一座小山“特别喜欢的内容已经剪下来了,但剩下的报纸总舍不得卖,攒了好多年了”
庞先生习惯坐在床边光线最好的地方看报纸
作者 段伟朵文
1998年开始,庞文立开始全年订阅《大河报》以及《大河文摘报》,这么多年来从未间断,读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看过的报纸,庞先生就将其专门归置到一起,越积越多,最后不得不专门用一间屋子放报纸
投上一票
华夏收藏网讯“我连续订阅了16年《大河报》,除了保存剪报、报纸,连订报发票我都全部留存着呢!”在庞先生一间屋子里,记者看到了堆积如山的报纸,几乎堆满了半间屋子“总舍不得卖《大河报》发行员多年没换人,每天送报都认识了,看见她就像是老朋友“每次拿到报纸,翻到‘厚重河南’,大河报广告部一字一句品读,看完我还会剪下来珍藏,这么多年攒了厚厚一叠,就是一本河南版的历史文化‘全集’”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收藏,有价值的东西更舍不得扔”庞先生介绍说,最初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太多,订完报就把发票随手夹在书里,后来,那本书越夹越多,就存进了抽屉,这样一年一年存下来,竟然存了挺厚一叠
相关图片上传相关图片
庞先生说,他家也订有其他报纸,发行员就常常换人,时间长了也记不住,《大河报》发行员干的时间比较长,看见她就觉得很放心“她现在用电动车送报,厚厚的一摞,估计要送的范围很大”
北京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bzzk/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