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霍珀
EdwardHopper爱德华·霍珀
EdwardHopper,-
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绘画大师,他的作品平静而孤独,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
他捕捉了现代社会最为人熟悉和令人不安的都市荒原场景,空旷的街道、安静的餐厅、阳光照射的房间、孤寂的男女、无所事事的等待……冷漠静谧,内省诗意,像一首首“寂静的诗”,甚至形成了一个专有名词“霍珀式风格”(Hoppersque),通常指这种疏离的氛围和孤独的人群。
“我可能在无意中画出了一个大城市的孤独”根据其绘画风格以及表现场景,我将分三期欣赏其画作,分别为“空间”、“旅途”和“阳光”。
「空间Space」
NO.1《夜鹰》/NighthawksNO.2《宾夕法尼亚黎明》/DawninPennsylvaniaNO.3《加油站》/GasNO.4《火车道边的房屋》/HousebytheRailroadNO.5《圆形剧场》/TheCircleTheatreNO.6《自助餐厅》/AutomatNO.7《纽约电影院》/NewYorkMovieNO.8《剧院过道里的两人》/TwoontheAisleNO.9《宾夕法尼亚煤镇》/PennsylvaniaCoalTownNO.10《纽约房间》/RoomintheNewYork敬请欣赏
▼
NO.1夜游者/夜鹰
Nighthawks84.1cm*.4cm
芝加哥美术馆年这幅画作为《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年-年》特展作品,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这是《夜鹰》首次在亚洲展出。有人认为Hopper这幅作品的灵感可能来自于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手》(TheKillers)。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一天傍晚,两个杀手艾尔和麦克斯走进亨利餐厅,准备枪杀一位每天傍晚6点来此店吃饭的常客——拳击手奥尔·安德烈森。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亨利餐厅的门开了,两个人走进来,他们挨着柜台坐下。外边,天黑了下来。窗外的路灯亮了。”这幅作品画面中采用较长的直线、斜线,在透视效果下,组成了相应的梯形、矩形,特别是巨大转角玻璃窗的下沿与屋内的转角餐桌平行而列,将我们的视角围拢大窗包裹的一个疏离且明亮的餐厅内区域,餐桌下规则摆放的一长列圆凳,增加了餐厅内的秩序感,从而衬托了餐厅内的冷清感;更加吸引人注意的自然是屋顶的白炽灯光源,将墙壁照射的发亮,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将光线洒到了餐厅外的路边,浅黄的地面与墙角黑暗的阴影形成鲜明对比。然后聚焦到餐厅内四个互相疏离的人物,身穿白衣的服务生正弯腰忙着;穿红色上衣,留金色长发的女人在端坐着;对于其旁边的男士,Hopper的妻子约瑟芬有记载:“像夜鹰一样的鹰钩鼻,穿着深色西服,戴着黑带灰色帽子,蓝色衬衫,手拿香烟。”因此有人推断,“夜鹰”这个名字与其中描绘的人物特点(鹰钩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餐厅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如果将视线转移到餐厅外,浅黄的路面之后可以看到建筑的窗口、门框,巨大的玻璃窗后面也依稀看到黑夜中的房屋窗口、门口,多少增加了画面的恐怖感。整幅作品用简单的线条、深沉的色调、阴郁的氛围、寂寥的场面、无声的孤独,营造了一幅冷清、孤寂的画面。中年才奋斗成功、一生沉默寡言的霍珀有一次谈及代表作《夜鹰》(Nighthawks,)时说道:“我可能在无意中画出了一个大城市的孤独。”NO.2宾夕法尼亚黎明
DawninPennsylvania62.3cm*cm芝加哥Terra艺术基金会
这幅作品抓取了黎明时分的火车站,微光铺洒了整个站台,让站台显得格外空旷寂寥。
右侧安静停放着一辆小推车,左侧粗壮的立柱上有一条斜着的投影线,站台与立柱组合呈现出一大片玻璃窗户的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安静感,透过这个虚拟的玻璃窗口,看到后面修长的铁轨,以及离奇庞大的火车,火车上长条状门窗口格外漆黑。
铁轨的后面是规则的两幢房子,其后的工厂烟囱远远的并排笔挺而立,整个画面似乎禁锢在了黎明的此刻。
NO.3加油站
Gas66.7cm*.2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幅作品首先抓住视线的是画面中央的三个红色加油泵,同时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好像正在检查加油泵中的汽油存量,寻着投影而来的方向,看到右侧的加油站小房屋,屋内的灯光温暖明亮,而工作人员的身后则是一条两边遍布棕红色杂草的公路,公路向前延伸,消失在远处的一片密林中,仿佛被那边密密丛丛的深色树林给吞没了。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写到:“《加油站》表现的是一种孤独:一座加油站独立于越来越浓的暮色中。在霍珀的画笔下,这种孤独同样呈现得强烈深刻且令人神往。”NO.4火车道边的房屋
HousebytheRailroad61cm*73.7cm
美国纽约艺术博物馆这幅作品日后成为美国艺术经典之作,是Hopper一系列荒凉都市画的开始。
一幢独立建筑安然矗立在画面的中央,并且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版面,在太阳的照射下,房子立面上的阳光和阴影明了可辨。然后注意到,一条红棕色的火车铁轨横亘在房子的前方,向两侧延伸,这样横向拉长的铁轨与垂直而立的房子,将运动感和稳重感同时赋予画面。
NO.5圆形剧场
TheCircleTheatre68.5cm*91.5cm
私人收藏这幅作品是城市中的典型一景,黑色的地铁口挡住了剧场的门厅,也遮挡了剧场的招牌“CIRCLE”,只能看到开头的“C”和结尾的“E”。剧场门厅左侧是一系列广告标语,右侧是剧场的红色公告牌,一个穿着绿色连衣裙的女人正在阅读着公告牌上的信息。剧场建筑被大块刷成浅黄色,顶部的窗户格外小,且成对排列。这样的构图其实在目前中国的城市司空见惯,最常见的组合就是一幢摩天办公大楼搭配一幢辅楼,商场的门口或者底层则通向了城市轨交。NO.6自助餐厅
Automat62.3cm*cm
芝加哥Terra艺术基金会这又是一幅像《夜鹰》一样诡异的作品,深夜的窗外一无所见,只有在玻璃窗上倒映着两排泛黄的灯光。自助餐厅内,摆放着一张白色石面黑木餐桌,搭配两把黑木椅,其中一把椅子上独坐着一位女士,穿着绿色绒毛大衣,头戴黄色大檐帽,左手戴着手套,放在餐桌上,右手光着,端起一杯咖啡,两腮通红,目光注视着咖啡,若有所思。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写到:“《自助餐厅》这幅作品所要表现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但它并不是一幅悲情画。餐厅里也许还有别的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都独坐,喝着咖啡,陷入沉思,和画中的女士一样,同自己所在的社会保持着距离:这是一种常见的隔阂感,对任何独处者,这种感觉有助于减轻他们在孤独状态中的压抑感。”NO.7纽约电影院
NewYorkMovie
76.7cm*.9cm
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画面被一道厚重的墙壁一分为二,左侧是电影放映厅,数排红色的大椅上,稀稀落落坐着几位观众,电影正在放映着,屋顶的三盏灯呈阶梯式分布。
20世纪30年年代至40年代,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黄金年代,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有如此豪华的电影院也不足为奇,不过影院内寂寥的观众却同时表达了电影繁华发展下人们的孤独。再看画面的右侧,电影院检票员或者世纪引座员,倚靠再门口墙壁,一手托着腮帮,若有所思,更加神了孤独的表达。NO.8剧院过道里的两人
TwoontheAisle
.6cm*cm
纽约惠特尼美术馆这幅作品的构图也基本是两个区域,左侧直排座位区域,一对夫妇正在落座,女士正在整理着绿色的披肩,男士则望向剧院屋顶后侧方向;右侧弧形座位区域,一位女士正在读书,或者更有可能在阅读节目单。
三个人物三种姿态,正在等待着将要开始的演出。
NO.9宾夕法尼亚煤镇
PennsylvaniaCoalTown
.6cm*cm
纽约惠特尼美术馆这幅作品中一个男人穿着白色衬衣、黑色马甲,拿着一把耙子整理草坪。
忽然有一刻,煦暖的黄色阳光洒满了整个房子侧面的墙壁,同时也给房子的正面门厅铺了一层浓厚的阴影,也许男子正在出神的凝望着神奇的明暗交界处。
NO.10纽约房间
RoomintheNewYork
84.1cm*.4cm
芝加哥美术馆一个常规公寓里的场景,一对夫妻坐在自己家的客厅,男子白衬衣、黑马甲,身体微微前倾,读着报纸,女子着一席橙红色长裙,扭曲着身体坐在钢琴前,低垂着头,一个指头轻轻碰触着琴键。
这样的场景,男女主人好像在彼此默契的陪伴,又好像各怀心思而显得生分,也许心境不同时,我们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
他不追逐流行,
坚守自己的创作风格,
开创出专属于他的艺术领域,
堪称“艺术家中的探险家”
嗨,好久不见
欢迎光临
往期推荐:
乔治·莫兰迪|如果温柔有颜色
亨利·卢梭眼中的魔法现实之「人物篇」
编辑:咖啡馆长
图:源自馆长拍摄
尽情分享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授权
邮件联系:Thecafeowner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bzzk/1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