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时状态战时标准战时举措
确保实现
平安高考阳光高考公平高考诚信高考
——商丘市招考中心新闻发言人毋小松就年高考工作答记者问
一年一度的全国统一高考即将开始,面对今年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等特殊形势,我市教体部门遵照上级要求,决定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切实做好高考防疫、考试安全、考生服务、招生录取等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平安高考、阳光高考、公平高考、诚信高考。今年的高考有哪些新变化,考前、考中、考后分别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带着考生和家长的诸多关切,本报记者采访了市招考中心新闻发言人毋小松。问:请您介绍一下今年我市普通高考报名情况和考点考场设置情况好吗?
答:我市今年普通高招共报名人,比去年增加了人,增幅为2.6%。其中参加普通类全国统考的考生人;另外有专升本考生人,对口升学考生人。全市6县2区加市直共设9个考区33个考点个考场,其中普通类考场个,专升本考场个,对口升学考场个。考生人数继续处于高位运行,主考、监考教师及其他各类考务工作人员1万多人。河南是全国的高考人数大省,我市是全省高考考生人数较多的省辖市之一,加之今年考试时间的变化、疫情防控的要求,考生就地、就近、就校考试等,给组考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考务,精准施策,不能有丝毫懈怠。目前,考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问:今年高招政策有哪些重大变化?
答:一是强基计划招生。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1号)的规定,自年起,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今年开展强基计划招生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6所高校。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二是照顾政策继续“瘦身”,目前只保留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还有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侨眷的加分项目。三是继续对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失信考生,当批次录取电子档案停止运转;录取后不入学,年再次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2个。考生失信事实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拒绝录取失信考生。四是录取工作安排进一步优化。1.艺术类按批次分开填报,考生选择更多;2.美术、书法类专业在艺术本科A段、艺术本科B段、艺术专科批的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填报风险大大降低;3.强基计划和军队招飞在提前批次前按高校拟录名单先录,未录者,不影响后面各批次投档录取;4.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志愿匹配更优化。问:今年我市将采取哪些防控措施,确保高考平稳顺利进行?
答:坚持依法治考,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严防死守,打造平安高考,阳光高考,狠抓疫情防控,确保健康高考。公平、安全、科学、规范,是各级招生部门始终奉行的治考理念。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政府部门协作机制,根据各部门职责,形成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局面,综合治理考试环境。深入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考试作弊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替考和群体性考试舞弊行为。二是突出抓好疫情防控。为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关部署,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教体局会同市卫健委结合我市实际,联合出台了《商丘市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针对试卷运送分发、考前准备等工作细化了疫情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为切实保障考生生命健康,考试期间,市卫健部门派人入驻考点担任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三是坚持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构建和完善考试安全防范体系。加强考试队伍建设,严格选聘涉考工作人员,继续实行每考场3名监考员,入场定位拍照,每4个考场配备一名视频监考员。继续实行考生参加考试所用文具不得自带,由考区负责统一配备的做法。进一步完善标准化考点作弊防控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考场视频监控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全面提升考试实时监控能力。协同公安和无线电管理部门查处和打击无线电作弊。各考点均设立公安勤务室,由两名及以上公安干警和考点指定的专职人员共同组成,依法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人员进行快速处置。四是为严防某些不法分子利用通讯器材作弊,我省今年普通高考继续实行考生“无声入场”制度,即所有考生入场检查时,金属探测器不发出报警声响。考生须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自觉接受、配合检查。对未按要求做好准备或不配合检查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担。检查中发现疑似禁带物品,要求考生出示;拒不配合的,监考员有权阻止其进入考场。因个人原因迟到的考生,也必须接受入场检查,由此延误考试时间的后果由考生自负。五是进一步加大对考试违纪舞弊行为的查处力度。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在高招报名、考试、录取等各环节出现违规行为的,一律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对公职人员违规违纪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招生违规严重的党员,依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对直接责任人和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依纪依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对在特殊类型(含各类专项计划等)招生中违规的考生、高校、中学及有关工作人员从严查处。凡提供虚假个人信息或申请材料的,均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其相关类型招生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对违规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高中阶段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取消其当年高校招生考试各科成绩,同时给予其应届毕业当年不得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处理。问:考试成绩公布后,紧接着就要填报高考志愿了,填报志愿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今年高招的考生志愿分为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随该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含艺术、体育、士官直招、空乘、航海等专科)和高职高专批。
考生志愿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7月26日—28日。填报:军队招飞,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随该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艺术本科提前批,专升本,对口招生本、专科志愿;第二次在7月30日—8月2日,填报:艺术本科批A段、艺术本科批B段、特殊类型招生志愿,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志愿;第三次在8月4日—8日,填报: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并保存,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允许有2次修改,此后将无法更改。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均实行平行志愿,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本科二批可填报1—9个高校志愿;高职高专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本科提前批(除地方公费师范生)、专科提前批(除艺术类外),第一志愿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1—4个高校志愿,每个志愿可填报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完成提交后,即视为与高校之间的志愿约定生效,录取时不得擅自放弃;考生的志愿信息任何人不得改动,否则,将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依据考生网上保存的志愿信息打印出志愿表并加盖公章后存入考生档案。
问:对录取通知书发放、高校新生报到入学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高校根据经省招办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入学报到须知和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押考生录取通知书。
已录取考生的纸介质档案经县(区)招办密封后,由考生本人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到县(区)招办领取,报到时交给录取高校。领取档案时考生和县(区)招办工作人员双方要履行签字交接手续。
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及时通过省级招办或高校指定的信息发布渠道进行核实和确认。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并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有关要求,办理报到等手续;不能按时报到的,应向高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
问:近年来,媒体不断爆出某些地方泄露考生信息,给考生造成重大损失,今年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考生信息安全?
答:加大信息安全投入,严防考生信息泄露和篡改。除按规定应向社会公开公示的考生信息外,考生的报名信息、高考成绩、名次以及录取信息只能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公布、提供考生成绩、名次等信息。加强考生志愿填报账号发放和志愿确认等环节管理,指导考生妥善保管证件号码、登录密码等信息,防止被他人盗用或非法操控。所在学校领导和教师不得代替或干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对属于考生个人信息及有关录取过程中需要阶段性保密的工作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或向社会公开,严禁非法传播、出售。
问:近年来,媒体上不断有考生上当受骗的报道,请问在高招录取期间应该注意什么?怎样防止高考诈骗?
答:在高招考试和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和中介组织利用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打着种种幌子骗取考生钱财。我在这里要忠告考生和家长,通往大学的路没有捷径。凡是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bzzk/1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