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颖药葫芦娃
医院始建于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医院。医院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创新领跑“互联网+医疗”模式,实现全流程“医院”,构建起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药学部团队秉承“合理用药科普先行”的理念,践行“基于价值医疗的品质化药学服务”,近年来积极开展药学科普活动,并从院内拓展到了幼儿园、医院。
全国护肝日
3月18日
“长期熬夜,来个‘护肝片’”“喝酒应酬,先来片‘护肝片’”······大家知道,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不仅是人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和加工的“中枢”,还具有生物转化和解毒等功能,一旦发生损害,对生命健康将造成极大威胁。但很多人不知道,护肝药并不是万能法宝,使用不当反而会变成伤肝“利器”。
哪些是保肝药物
常见的保肝药物有抗炎类药物、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抗氧化药物和解毒保肝药物。
抗炎类药物
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而无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不良反应,可轻度抑制免疫、抗炎、保肝。代表药物有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胺等。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
代表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重要的内源性磷脂的化学结构一样,它可与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结合,通过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以及改善细胞器功能,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性恢复正常;还能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促进肝细胞再生。
抗氧化药物
这类药物可快速降低转氨酶,代表药物双环醇和水飞蓟素。双环醇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也能改善肝组织炎症;水飞蓟素通过抗氧化发挥抗纤维化、解毒和抗病毒作用。
解毒保肝药物
代表药物有N-乙酰半胱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其中,谷胱甘肽的硫氢基团可与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结合,补充外源性谷胱甘肽可以预防、减轻及终止肝组织细胞的损伤。
那么,使用保肝药都有哪些误区?
误区1
吃保肝药就可以预防一切肝病
保肝药只是可能有助于修复已经被损伤的肝脏,而不能用于预防一切肝病,如病毒性肝炎,并不能通过口服保肝药来预防,最科学有效的预防方式是疫苗接种。
误区2
肝功能异常就要吃保肝药
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不建议马上进行保肝治疗。虽然保肝药会降低某些反映肝功能异常的指标,但会给人造成病已经好转的假象。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才是关键。如是因为喝酒导致的肝功能异常,那么需要戒酒;如是因为乙肝或丙肝导致的肝功能异常,那么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误区3
保肝药吃得越多越好
保肝药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因为任何药物,包括保肝药,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过多服用会增加肝脏负担。即使病情需要使用保肝药,种类也不宜过多,一般为2~3种,有相同成分的药物不宜重复使用。
误区4
西药有不良反应,我吃点中药保肝
一些天然的中草药确实能起到保肝作用。但中草药的药物成分相当复杂,有的还可能存在一些损肝成分,所以肝病患者要谨慎服用,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来服用。
真正“保肝”的并不一定是药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关键,如减少熬夜、清淡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均衡饮食等。
??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宣传,具体诊治请咨询专业人士。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设星标
狂点赞
点在看
去分享
您的支持是药娃成长的动力!
版权声明
本号为中国药学会科普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eshao.com/bzbb/15912.html